当前位置:  淮安政协 淮安文史
盱眙宋元名道士李道纯
时间:2021-07-07  来源:淮安政协 作者:  字号:[ ]

盱眙宋元名道士李道纯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籍贯都梁。其博学多才,著述甚丰,计有《中和集》、《太上升玄消灾护命经注》、《太上大通经注》、《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太上老君说清静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三天易髓》、《周易尚占》等。其门人还辑有《清庵莹蟾子语录》六卷。《中和集》是李道纯最重要的著作,全面反映了他的道教哲学思想,共分六卷:卷一《玄门宗旨》载“太极图”、“中和图”等图式及颂文,主旨论“太极”与“道”;卷二述内丹;卷三问答语录;卷四有《性命论》、《卦象论》、《死生说》、《动静说》等阐述义理;卷五和卷六收诗词、隐语,含蕴性命之说与内丹之旨,表达了他三教合一、性命双休、动静相须、阴阳相调、守中致和、虚静道性等独特的内丹修炼思想。李道纯是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的弟子王金蟾的门人,属南宗第七代。入元后他又加入全真道,是江南最早的全真道士之一。李道纯的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他融合道儒释(即道家、儒家和佛家的合称)三教、会通南北二宗,是道教内丹中派创始人,也是卓有成就的道教思想家、哲学家。李道纯籍贯是不是别称“都梁”的盱眙,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笔者详细梳理了与李道纯有关的史料,拼合一块块历史碎片,最大程度地还原其人生轨迹,并结合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终于比较全面科学地证明:李道纯是盱眙人。


兼收并蓄创立道教“中派”

史料中有关李道纯的记载不多,特别是其早年的情况几乎是一片空白。李道纯只是在所著的《道德会元》序中对自己如何学道进行了简单的叙述:“予素不通书,因广参遍访,获遇至人,点开心易,得造义经之妙。”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李道纯早年曾花了很长的时间对道学、儒学和佛学进行学习探索,对道儒释三教内修精华进行了提炼概括,吸收到自己的内丹学说中,主张“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得其身”,最后达到“性命双全,形神俱妙”。

可以想见,要将道儒释三教的精华悉数兼收并融,自然非一朝一夕之功,至少要花费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他称“予素不通书”一方面是自谦,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道儒释三家理论博大精深,他屡屡感到学识不足,所以费尽周折地广参遍访,最后幸运地遇到“至人”,才大器晚成,终成正果。而南宋时期江淮地区战火频仍,南宋在此先后与金、元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李道纯当时只是一个颠沛流离、四处求学的普通道士,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可能也是他早期生活经历缺乏记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刻本《道德会元》中李道纯所写的序


在元泰定甲子年(1324年)李道纯弟子实庵苗善时所撰、门弟子王志道编集的《玄教大公案》中,金陵渊嘿道人柯道冲作了《玄教大公案》序,其中有关于李道纯拜白玉蟾弟子王金蟾为师的记载:“清庵李君,得玉蟾白真人弟子王金蟾真人授受,为玄门宗匠,继道统正传,以袭真明,亦多典集见行于世。”但在何时何地拜师不可得知。

入元以后李道纯的思想理论逐渐趋于成熟,并广泛传播产生影响,因此后世多视其为元代人。李道纯丹道修炼学说的独特之处是强调“守中”,他认为所谓玄关一窍就是一个“中”字。在《中和集》里他提出对“中”的看法:“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

在《沁园春·勉中庵执中妙用》一词中,他认为“中是儒宗,中为道本,中是禅机。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动止得中,执中不易,更向中中认细微。”

李道纯还取《礼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义,认为未发谓静定;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天下无穷之变。其说以“中和”为宗旨,谓三教性命之学可括于“中和”二字。他题其所居曰“中和庵”,后来他的讲学之所就被命名为中和道院或中和精舍,他的门人名其书曰《中和集》。

因为李道纯强调“中”在丹道修炼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在传承上调和南北两派丹学于一炉,因此被后世丹家推崇为“中派”。北京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薄》中则称李道纯所开为“先天派”,其云:“吕祖门人李清庵真人留传。第七六,先天派。自一无上道,永忠太夫人,礼高重进本,可得万代清,志诚和妙有,炼性合融明,澄湛通玄化,元罡温玉京。”

前道教协会会长、仙道养生家陈撄宁先生(1880-1969年)非常推崇李道纯的丹法,称其丹法是天元丹法中的上乘丹法。他认为:“学者果能将玄窍之理论,一一贯通,玄窍之工夫,般般实验,何患不能籍天地于壶中,运阴阳于掌上?功成证果,可与三清元始并驾齐肩,岂区区玉液、金液、长生、尸解之说所能尽其量哉?”


活动区域在盱眙附近

从目前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李道纯活动区域在江苏盱眙附近的金陵、茅山、仪真等地,找不到他在湖南武冈及附近区域活动的记载。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李道纯生活在金陵。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1226—约1306年)晚年居于金陵,是李道纯在江南结交之友,两人经常往来,并以诗词相互酬和。晚清词人况周颐在《蕙风簃小品》中提及,“清庵词《水调歌头》有《赠白兰谷》及《言道》、《言性》各一阙,亦皆以‘三元秘秋水’为起句,太素(白朴字太素)词乃酬答清庵之作……可知当日商榷文字,过从甚密。太素词作于丙戌至元二十三年,清庵词当亦是时作也。”

李道纯曾是南宋“阁门宣赞舍人,马步军副总管”、后为元“昭勇大将军管军总管”赵道可的“麾下老卒”。据弘治《徽州府志》卷10载“元,赵定庵,字道可。其先辽州人,父木邻赤,宋赐姓名赵旺,授右武大夫,骁卫上将军,福州团练使。道可,其长子也,初名大德,授阁门宣赞舍人,马步军副总管。归元,至正十四年(应为至元十四年,即1277年)授武德将军金牌……授昭勇大将军管军总管,累遭差调,冒犯风霜,遂成肺疾。麾下老卒李清庵者,素号得道,一夕候安否。因请屏去侍妾,解衣趺坐,腰背相倚,安不得动。达旦而疾廖矣。道可感动,礼清庵为师。以印绶诰命付其弟大明承袭,乃弃家往建康,创道院居之。”

可以推断1277年(或许更早)至1286年之间李道纯在军中,而且这时候年龄比较大,是赵道可手下的一个老兵。赵道可的“肺疾”被李道纯治好后,便拜其为师,弃官学道去了。

赵道可后来在南京、扬州等地建了中和道院供李道纯传道之用,并将其讲授的《道德经》细心记录下来,辑成《道德心要》一卷,后来编入《清庵莹蟾子语录》。在李道纯的著作《中和集》第三卷“问答语录”部分,也有他与李道纯对话的语录“赵定庵问答”。

元世祖至元戊子年(1288年)夏天,李道纯弟子柴元皋为《清庵莹蟾子语录》作序,追记了他当年在茅山拜李道纯为师的情况。李道纯来到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今江苏句容境内)讲学,有一天偶然到访柴元皋所在的道观,落座后李道纯只寥寥数语,柴元皋听了觉得“字字无烟火气”。接着李道纯为柴元皋非常透彻地讲解了伏羲未画八卦以前的《易经》,让柴元皋豁然开朗,直觉得“清气袭人,和光满座”。当天夜晚,柴元皋“整心虑,焚心香”向李道纯拜师,说:“真我师也,真作家也。师不我弃,愿加警诲。”此后,柴元皋跟随李道纯修道,并将老师的讲解记录下来,后来编入《清庵莹蟾子语录》中。

至元庚寅(1290年)孟夏旦日,李道纯为自己的著作《道德会元》作序。

元统一中国后,因受到元朝统治者的扶植,全真道教势力大盛,开始由北方地区向江南传播,在各地广修宫观道院,广收门徒弟子,原本同源于钟吕却互相隔绝的南北二宗得以交流融合。李道纯原属南宗金丹紫阳派之嫡系,这时也开始研学全真道,并对全真道理论青睐有加,继而成为全真道士。

据李道纯在《中和集》卷4《炼虚歌》序中记载:“(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岁(1291年),有全真羽流之金陵中和精舍,尝谈盛德,予深重之。自后三领云翰,观其言辞,有致虚安静之志。于是乎,横空飞剑而访先生,是乃己亥重阳日也。”李道纯曾与这位全真道者三次通信,大德三年(1299年),李道纯与其再次见面。从辛卯(1291年)至己亥(1299年),双方经过长达8年的交流,李道纯认为:“观其行,察其言,足见其深造玄理者也。”李道纯还给他取名“珏蟾”,并解释说:“‘珏’字是二玉相并,实为虚实相通,为全形神之大方。玉又取其洁白之义,虚室生白,神宇泰定,自然天光发露,普照无私。”

他在《全真集玄秘要》及《中和集》之《全真活法》中说,“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并“授诸门人”。清代陈教友《长春道教源流》谓:“观其所言,颇得全真派养生之要,盖亦挽南宗流弊而归诸北宗。”

至元壬辰年(1292年)上元日(正月十五日),李道纯于中和庵撰写《死生说》赠与损庵蔡志颐等人。四日后,又于中和庵撰写《动静说》赠与经闲庵等人。这两篇文章都被蔡志颐收录在《中和集》内。

大德三年(1299年)纯阳诞日(四月十四日),李道纯在銮江(今江苏仪征)中和庵撰写《金丹妙诀》。同年又写下《炼虚歌》,亦收录于《中和集》里。

李道纯晚年居于仪真(今江苏仪征)。


道学深厚引来众多门徒

李道纯后来到仪真建长生观讲学。明代隆庆《仪真县志》卷12“祠祀考”中记载:“长生观:在县东十里河北,按《井道泉记略》云:‘我元皇庆间(1312--1313年),道流李道纯从刘道远贸地经营,乃作殿二,曰玄元,曰全真,堂庑整肃为一方云水都会,复为通仙庵。’”

清代雍正十一年刊本《扬州府志》卷12“寺观”下记载:“长生观:在县东十里河北,元莹蟾子李道纯住其内,世传其得道飞升,又号升仙观。《井道泉纪略》云:‘我元皇庆间,道流李道纯从刘道远贸地经营,乃作二殿堂庑,整肃为一方云水都会,复为通仙庵。比居窦椒二山之巅,茂林美樾,下瞰巨野两城,亭台之丽,长江舳舻之胜,晨烟夕霞,波光山色,皆几案中物矣。’”

清代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29“寺观志二 仪征县”下也记载:“长生观:县东十里河北,元莹蟾子李道纯居焉,世传其得道飞升,又号飞仙观。《井道泉纪略》云:‘我元皇庆间,道流李道纯从刘道远贸地经营,乃作二殿堂庑,整肃为一方云水都会,复为通仙庵。比居窦椒二山之巅,茂林美樾,下瞰巨野两城,亭台之丽,长江舳舻之胜,晨烟夕霞,波光山色,皆几案中物矣。’”

清代雍正《扬州府志》中有关长生观的记载

清代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有关长生观的记载

从上述地方志中可知,长生观位于仪真县东边十里河北处的长江边。南昌修江后学混然子在《清庵子问答语录卷》之六“后序”中称,由于李道纯“道学渊源,得神仙秘授。三教之宗了然粲于胸次,四方闻之,踵门而请益者,不可枚举。”因此其座下门徒众多,从他的著述、问答语录中可以得知,有道号“庵”字的弟子有近四十人,其中有名字有道号的弟子有:定庵赵道可、损庵宝蟾子蔡志颐、嘿庵广蟾子柴元皋、实庵苗善时、宁庵邓德成、蒙庵张应坦、洁庵琼蟾子程安道等。

《清庵莹蟾子语录》六卷即是由其六位弟子编辑而成的。卷一由茅山道士嘿庵广蟾子柴元皋编辑,内容包括“道性”、“动静”、“乾坤”、“中和”,以及对公案的论述;卷二由定庵赵道可编辑,内容是李道纯与弟子论述交谈的道德心要;卷三由实庵苗善时编辑,俱为关于公案的讨论问答;卷四由宁庵邓德成编辑,主要是对“虚”和内丹修炼的探讨;卷五由蒙庵张应坦编辑,主要是李道纯所作的《自赞真相》、《赞宗蓬头》、《赞李待诏》等颂诗和示众二图;卷六由损庵宝蟾子蔡志颐编辑,内容主要是黄中解惑、炼性指南、金丹秘要、诗绝句等。


羽化于仪真长生观

李道纯在《自题相》一诗中对自己晚年的样貌有描绘:“黄面肌瘦子,看来有甚奇?分明乔眼孔,刚道绝闻知。勘破三千法,参同十七师。低头叉手处,泄尽那些儿。”又写《自赞真相》说:“这个面觜,不傍道理。那个尚非,何尝有你?咦!唤作李清庵,便是眼见鬼。”

《中和集》

从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李道纯非常亲切有趣,全无所谓得道高人不苟言笑、故作深奥的模样。李道纯认为《老子》和《周易》是“诸经之祖”,提出“真常之道”即是“老子之道”。他说“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这个“真常之道”有无名无言,永恒不变,虚静无为,变动有则,顺应中和五种特性。并将自己总结的“真常”概念与《易经》中“常易”和“不易”的概念以及宋代理学家朱熹等人“太极”理念进行融会贯通,主张道儒释三教合一,认为“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释之指心见性,此皆同工异曲,咸自太极中来。”在《水调歌头·示众无分彼此》一词中他写道:“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参禅穷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辐辏,宿疾普消除。”

李道纯布道方式也广采各家之长,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他常常借用儒家思想和释家思想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借鉴禅宗“机锋”、“公案”的方式帮助弟子修炼,通过打坐、参究、棒喝、圆相、看话头等各种手段让弟子顿悟,并善用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深奥的道理,如他用手杖来阐述“道”的体用关系,让弟子们易于理解;用绝句联咏的方式让弟子领悟道法的奥妙。《清庵莹蟾子语录》卷4中载,李道纯曰:“予与诸法眷续诗游戏,予之本意不在诗而在道,苟有以诗会道者,无上至正之妙得矣。”

李道纯羽化时间无法确定,根据大德三年纯阳诞日(1299年4月14日),李道纯在銮江中和庵撰写《金丹妙诀》,同年又写下《炼虚歌》的记载,说明1299年李道纯还在世,《道藏提要》记载其羽化于1296年可能有误。而从明代隆庆《仪真县志》、清代雍正《扬州府志》以及清代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的记载来看,皇庆年间,即1312—1313年李道纯仍健在。

不过,元大德丙午(1306年)的秋天,李道纯弟子蔡志颐编成《中和集》后,请钱塘玄元真馆著名道士杜道坚为《中和集》作序:“维杨损庵蔡君志颐,莹蟾子李清庵之门人也,堪破凡尘,笃修仙道,得清庵之残膏剩馥,编次成书,题曰《中和集》,盖取师之静室名也。大德丙午秋,谒余印可,欲寿诸梓,开悟后人。” 根据文中“残膏剩馥”之言,推测此时李道纯已羽化。而且,在李道纯所有著述中,未发现1300年至1313年间有确切纪年的事迹,故有人认为李道纯羽化时间应在1299年至1306年之间。

李道纯羽化的地点在仪真长生观。清代雍正十一年刊本《扬州府志》卷33“人物仙释”条引明代万历《扬州府志》记载谓:“李道纯,都梁人,号莹蟾子。住仪真长生观,世传其得道飞升,号所居观曰飞仙观。虽废,常有鹤翔其处。


李道纯中和思想的现实意义

李道纯中和思想包括玄学、易学、丹学、通学四大内容。分别阐述了 “虚静通和”的宇宙论,核心是宇宙的整体性问题;“神通致和”的心易论,本质是宇宙的动态性问题; “守中致和”的丹道论,也就是关于人的生命境界问题;“通变致和”的三教论,提供了文化多样性的思考。李道纯在原有道教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了道教教义和教理的内涵,使道教的哲学体系更为完善,对道教思想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通过对先秦以来的易学和老学进行创造性的阐述,兼收并蓄宋代理学、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之学,提升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层次。

他的中和哲学思想继承贯通了道教中和思想;涵化融通了儒家中和思想;内化会通了佛教中和思想,和而不同,是对道儒释中和思想的综合内化,这种沟通交流、继承创新的精神对当前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也有力地证明,当今盱眙乃至淮安的包容思想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学家牟钟鉴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结果,前后出现三个理论高峰。最早出现的是唐代的佛学高峰,即禅宗的禅学;随之出现的是宋明两代儒学高峰,即理学和心学;最后出现的是金元两代的道教学高峰,即全真内丹学。李道纯不仅是宋末元初杰出的内丹学家和学贯三教、道兼南北的一代宗师,也是第三个理论高峰中的代表性学者,其中和观维护并巩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李道纯这位从盱眙走出的道教思想家、哲学家,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也是他对家乡的慷慨馈赠,我们应怀着敬畏感激之情继承研究,使这位先贤的思想得到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元·李道纯撰.《中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日本·小柳司气太.《白云观志》,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藏版,昭和九年三月,117页。

陈撄宁.《答江苏如皋知省庐》,《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461页。

陈撄宁.《口诀钩玄录》,《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342页。

况周颐著,张秉戊选编:《蕙风簃小品》,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藏外道书》,第31册,第125页。

王彤江.《李道纯籍贯及年谱考》,《中国道教》2013年02期

元·李道纯撰. 柴元皋、赵道可、苗善时、邓德成、张应坦、蔡志颐等集录,《清庵莹蟾子语录》六卷。

王彤江.《李道纯籍贯及年谱考》,《中国道教》2013年02期

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丹道阐真》,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牟钟鉴.《探索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附录:李道纯籍贯盱眙考略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任继愈主编的《道藏提要》中记述,李道纯出生及羽化时间为1219—1296年,但没有列出根据。李道纯门人蔡志颐所编的《中和集》篇首题有“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李道纯亲自撰写的《道德会元》序落款处也题有“都梁参学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序”,因此李道纯籍贯毫无疑问是都梁。不过古代称为“都梁”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今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一是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哪一处“都梁”才是李道纯故里,一直没有定论。


籍贯问题学界说法不一

自清代起学界就对李道纯籍贯问题产生分歧。认为李道纯籍贯系湖南武冈的依据有:清代同治《武冈州志》卷40“人物志一”记载:“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著《中和集》,门人蔡志颐编次成书。”另外,在该书卷33、35的“艺文志”中,也有关于李道纯及其《中和集》记载。在道光《宝庆府志》卷101“艺文略二”和卷117“先民传下”都称李道纯为武冈人。在光绪《湖南通志》卷242“方外志”和卷252“艺文志”中,也谓李道纯为武冈人。

乾隆《盱眙县志》中有关李道纯的记载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称李道纯为“临濠”人

光绪《凤阳府志》称李道纯为“临濠”人


认为李道纯籍贯为江苏盱眙的依据有:清代乾隆《盱眙县志》卷20、光绪《盱眙县志稿》卷12、光绪《凤阳府志》卷16、康熙《凤阳府志》卷33、乾隆《江南通志》卷192、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342,并收有李道纯著述存目。其中,光绪《凤阳府志》、乾隆《江南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称李道纯为“临濠”人。“临濠”系凤阳别称,南宋时期,盱眙先属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绍兴二年(1132年)改属泗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盱眙先属临濠府(今安徽省凤阳县),后改属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因此称李道纯为“临濠”人其实也就是盱眙人,康熙《凤阳府志》卷33直接将其列于盱眙县道流之中。

康熙《凤阳府志》将李道纯列于“盱眙县”条下


学者岑孝清认为李道纯是盱眙人,根据是“张宇初等主纂的《道藏》为明代,此时湖南的都梁县已经易名为武冈州,如果李道纯为武冈州人,则《道藏》所撰有关李道纯经籍当用‘武冈’而不是‘都梁’。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李道纯为武冈州人,元代时李氏本人撰写的文章当用‘武冈’而不是‘都梁’……所以,李道纯当为盱眙县人,故《凤阳府志》列其为‘盱眙道士’是符合实际的。”


宋元时习惯称盱眙为“都梁”

宋元时人们习惯称盱眙为“都梁”,如宋代医方著作中记载:名医杨介居住于“都梁”,其创制的药丸还因此被命名为“都梁丸”。杨介,字吉老,泗州盱眙人,出身于世医家庭。宋代萧存礼《百一选方》载:“王定国患头风痛,至都梁求名医杨介诊治。连进三丸,病失。恳求其方,则是用香白芷一味,洗晒研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嚼一丸,以清茶或荆芥汤化下,遂名都梁丸。此药治头风眩晕,女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血虚头痛有效。”《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白芷》也引宋代王璆《是斋百一选方》中记载:“王定国病风头痛,至都梁求名医杨介治之,连进三丸,即时病失。恳求其方,则用香白芷一味,洗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荆芥汤化下。此药初无名,王曰:‘是药处自都名人,可名都梁丸也。’”

在宋代许多描写盱眙的诗词中皆以“都梁”指代盱眙,如南宋著名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1127~1206年)就习惯称盱眙为“都梁”。杨万里去世数年后李道纯出生,两人基本生活于同一时期。杨万里曾多次到过盱眙,留下大量诗词,他在《至洪泽》中写道:“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霄兼两日。”;在《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中写道“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昨来牵天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似闻咫尺是扬州,更数宝应兼高邮。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在《晓出洪泽霜晴风顺》中写道:“又从洪泽泝清淮,积雨连宵晓顿开。霜冻水涯如雪厚,波摇日影入船来。辛勤送客了未了,珍重顺风催复催。明早都梁各分手,顺风便借一帆回。”等等。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杨万里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共任职三年多。他携父母亲眷到零陵后,公务之余招摇渔舟,薄游三湘。零陵距武冈很近,杨万里多首诗词提及武冈,但诗中却不称武冈为“都梁”。如《武冈李簿回多问萧判官东夫》:“客有来从天一隅,相逢喜问子何如。橘洲各自分马首,湘水更曾烹鲤鱼。心近人遐长作恶,离多合少可无书。得知安稳犹差慰,敢道韦郎迹也疏。”还有《送罗正夫主簿之官余干》:“君家人物已数世,后有秘丞前给事。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剌头簿书底。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

据光绪《盱眙县志稿》记载,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盱眙知军霍篪与教授周之瑞同修《都梁志》八卷续志一卷;庆元五年(1199年)耿与义知盱眙军“序续《都梁志》”,惜皆已失传。

光绪《盱眙县志稿》中关于南宋盱眙知军霍篪、耿舆义修撰《都梁志》及《续都梁志》的记载


道流中人亦称盱眙为“都梁”

南宋时著名道士陈显微曾在都梁遇到“至人”。陈显微字宗道,号抱一子,维扬(今江苏扬州)人氏。金华洞元天璧壶道人郑伯谦在为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所作序文中说:陈显微“宋宁宗嘉定癸未年(1223年),遇至人于淮之都梁,尽得金丹真旨。”宋理宗宝庆初(1125年),又得《周易参同契》,读之迎刃而解。随即便尽谢宾朋门人,闭门入室修炼年余。“以其亲履实诣者笔诸训解”,因而撰成《周易参同契解》三卷。郑伯谦在《周易参同契解》序中说的“淮之都梁”即是指盱眙,这说明当时道教人士也习惯以“都梁”代称盱眙。

陈显微还有《玄圣篇》、《显微卮言》、《抱一子书》等著作,并校正《神仙养生秘术》一卷。他又注《文始真经言外经旨》九卷,是现存《关尹子》最早的注释本。

元代著名画家倪瓒有着深厚的道教家庭背景,其墓志铭中亦有“徙居淮甸,占籍都梁”的记载。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别号有牛阳馆主、萧闲仙卿,东海瓒、奚元朗、元映、海岳居士、幻霞子、如幻居士、净名居士、无住庵主、沧浪漫土、荆蛮民、曲全叟等。倪瓒去世后,他的好友周南老甚为伤感,特地撰写了《元处士云林先生墓志铭》,墓志铭中说倪瓒的先祖为汉代御史倪宽。倪瓒的第十世祖倪硕曾出仕西夏,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后约于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7年),作为西夏使者来中朝,留不遣,“徙居淮甸,占籍都梁(今江苏盱眙)”。建炎初年(1127—1130年),五世祖倪益挈其家渡江南下,定居无锡。

元张雨题倪瓒像

元大德五年(1301年)倪瓒生于无锡梅里祇陀村,父早丧,弟兄三人,两位兄长俱与道教关系非常密切。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录”、“提点杭州路开元宫事”、“赐号元素神应崇道法师,为主持提点”、又“特赐真人号,为玄中文洁真白真人。”其同胞二哥倪子瑛系元代道教上层人物,收入丰厚,地位很高。倪瓒从小得兄长抚养,生活极为舒适,倪昭奎还聘请学识渊博的道士王仁辅担任家庭教师。倪瓒受其兄影响,中年时期也加入道教,成为全真道徒。

倪瓒交往者中有不少道士,他所推崇的名画家黄公望是当时全真教中名人,道学深邃,比他年长32岁。黄公望曾花10年时间,为倪瓒画长达二丈五尺余《江山胜揽图》卷,为黄氏浅绛山水中的杰作之一。倪瓒的至交张雨是有名的道士,倪瓒曾为其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并称赞张雨“诗、人、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


盱眙为三教荟萃之地

盱眙以北老子山曾是道教始祖老子讲学之处,至今还留有老子炼丹台、仙人洞、老子坐骑青牛留下的蹄印“青牛迹”等,而老子山与儒家名山圣人山也相距仅十数里,传说春秋末期,孔子游历楚国时在此设坛,后世便称之为圣人山。光绪《盱眙县志稿》记载:“圣人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山上有庙祀到至圣,塑像旁列四配,有古柏数百株,大可十围。”距两山不远有上、下两座龟山,是著名的佛教净地。上龟山自北宋天禧年间起建有规模宏大的龟山寺,下龟山有建于汉代的淮渎庙以及始建于唐代的下龟山寺。

宋代盱眙还有都梁寺、慈氏寺、五塔寺、西域寺等佛寺,以及文昌观、东岳观、延昌观、祠山庙、瑞岩庵等众多道观。北宋诗人张耒《淮上阻风步入宝积访轸长老》一诗中称宝积山当时建有招提庵,“少年飘泊归淮东,道人住庵何处峰。知有招提烟水外,雪云山路倒杉松。”

《盱眙县志稿》中记载,宝积山“与都梁山相接,山足石刻‘道德’二大字。按山半乱石中有石床,俗名仙人床,仅容一人卧,床下盈尺地不生草,相传为仙人足迹所践,其径极僻,游人罕至。”

宋代盱眙第一山上还建有文庙,一山之上道儒释三教和谐并存,相得益彰。

盱眙第一山

《宋史·林灵素传》中说道教神霄派大宗师林灵素“少从浮屠学,去为道士,往来淮泗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九记载言,南宋靖康初年,道教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被诏入京,在盱眙“羽化”,葬于龟山之麓。

光绪《盱眙县志稿》“李道纯”条下记载:“孙星衍廉石居藏书记老子《五厨经》,按孙记《五厨经》下又有《太上赤文古经注》,下署龟山长荃子注,未知是邑人作否?” 长荃子是宋末元初全真教道士,其作品除《太上赤文古经注》外,还有《元始天尊说太古经》一卷、《洞渊集》五卷。虽然无法得知长荃子是不是盱眙人,但从《盱眙县志稿》的记载来看,他曾在盱眙龟山隐居。可见盱眙当时是道家“至人”经常往来之地。

而自盱眙龟山东去不远,有钵池山为著名道教圣地。据《钵池山志》载古代神话传说:周灵王的王子名晋,字子乔,曾于钵池山上炼丹,后得道升仙。唐代杜光庭根据前人所记,在《洞天福地记》中将钵池山列为第三十七福地。

光绪《盱眙县志稿》中有关李道纯的记载

在这种环境下,李道纯有条件对道儒释三教广泛涉猎,他以《易》为中心,以道为立场,主张道儒释三教合一,相互融合。将明心见性、修性炼命演化为道教内丹之道,并使道教南北两派的思想有了创新发展,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成为一代宗师。故明代《扬州府志》卷22《仙人传》“赞语”称:“班固有言:神仙者,以保性命之真而游于方外者。然或非学所致,观朱潢诸人灵变莫测,至人显化,谁谓无有?李道纯倡全真之教,锦坤学士喜谭之,如桑子木、朱升之,皆酷嗜玄旨。子木自云遇仙,然亦竟无所成,夫世名、方外,两者乌得兼有之哉!”


“音义体”研究确定李道纯是盱眙人

以上有关杨介、杨万里、陈显微、倪瓒等资料,证明与李道纯同时期的文人和道教人士乃至官员都习惯将盱眙称作“都梁”,当然这些证据仍是旁证,只能说明李道纯为盱眙人的可能性极大。而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杨荫冲对李道纯所著《道德会元》的研究结果,彻底解开了李道纯籍贯之谜。

至元庚寅孟夏(1290年),李道纯写成《道德会元》上下卷,并作序说明其著《道德会元》原因,是鉴于不同版本的《道德经》互有差逆或漏脱,而各个注解本中“诸家解义,所见不同,各执一端。得之于治道者执于治道;得之于丹道者执于丹道;得之于兵机者执于兵机;得之于禅机者执于禅机。或言理而不言事,或言事而不言理,堕于偏枯,皆失圣人的本意。”李道纯以《河上公老子章句》为底本,以白玉蟾《道德宝章》为主要参照,对老子《道德经》进行了解注,在书中,他将各种解释中与圣人经义相反之处逐一拈出,又对经义逐句下注,解释经义,“以证颐养气之要”;他还在每章的开头对该章作一个概括,“以明究本穷源之序”;并在经文每章的末尾作一段颂词,“以尽明心见性之机”。

学者杨荫冲以《道藏》本《道德会元》为考察对象,分析其注音所蕴含的多方面内容。由于“受正音思想和存古观念的影响,后世作者在为经传作音时很少完全撇开同一著作的前人施音另起炉灶,往往依傍韵书或承袭先出音义书,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掺杂着时音成分。从历史角度看,李道纯《道德会元》叠置了多层次的音注,一方面依照权威的韵书《集韵》取切,并参考了陆德明《经典释文·老子音义》的注音,另一方面又凭口语音入注,他的直音和纽四声无意中透露出时音特点。”

杨荫冲根据“音义体”(即以音由义定、义随音转的原则,为经籍文本中的字词标注读音,达到明音以知义的目的。)研究发现,《道德会元》作者李道纯以直音、反切、纽四声几种方式为老子《道德经》施音,并用口语的形式在著作旁边加了论述,既前有所承,同时也据口语入注。释音数据显示,声钮云以相混、韵部灰与泰合口合流成宋元时的齐微部、江宕摄混同,声调浊上变去,入声韵尾虽存在但已有了某种变化等,这些语音现象反映了宋元时期时音演变的某些特征,代表了宋元时期江淮官话的一些特点。他认为“《道德会元》的作者李道纯生活于江淮官话区的江苏盱眙,而非湘语区的湖南武冈。”这与本文中其他相关资料形成比较完整、互为支撑的证据关系,由此可以对李道纯籍贯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李道纯是盱眙人。

杨荫冲《李道纯<道德会元>释音考述》


作者:倪 泳  审核:季祥猛


参考资料

岑孝清.《李道纯中和思想及丹道阐真》,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第45页。

元·李道纯.《道德会元》2卷,《道藏》第12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642—659页。

杨荫冲.《李道纯<道德会元>释音考述》,《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地址:南京市百家湖国际花园5栋12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