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政协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 最新动态
淮阴区渔沟镇:共议法治进校园 携手护佑青少年
时间:2025-10-21  来源:淮安政协  作者:

“咱们学校虽会开展法治课堂,但授课老师专业性不足,活动形式也不够新颖,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在与政协委员的交流中,淮阴区渔沟中心小学副校长郭维晗流露出这样的困扰。

近年来,渔沟镇持续推动校园法治教育体系化建设,逐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主渠道,法治专题讲座、模拟法庭实践、法治教育基地参观为补充的“理论传授+实践体验”“校内引导+校外联动”的双重教育框架。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课程内容流于表面、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活动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制约了法治教育效果的充分发挥。

为破解这一难题,区政协第三委员工作组第一时间行动,联合渔沟镇司法所、派出所、关工委等多部门,深入各中小学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校园法治教育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困境。

调研结束后,一场以“法治进校园  安全护成长”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随即火热开启。会上,各参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校园法治教育痛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3333.png

渔沟镇派出所教导员赵旺结合日常处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精准点出关键问题:“部分青少年违法事件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法治意识薄弱,未能及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法治观念。”

“要充分发挥‘五老’队伍的经验优势,组织‘五老’与学生结对开展帮扶帮教,用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渔沟镇关工委副主任许激扬则提出具体举措。

政协委员杨淮兵从资源整合角度建议:“应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可联合律师事务所、社区法治服务站等机构,为学校提供专业法治资源支持,丰富教育形式。”

区政协提案委副主任黄兆义则强调长效化建设:“普法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从精神层面引导青少年认同法治理念。一方面推动普法活动常态化开展,另一方面增加趣味性、互动性强的内容,同时加强专业法治教育队伍建设,让法治教育真正‘活’起来。”

......

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渔沟镇推出四项升级举措,着力打通法治教育“最后一公里”:一是优化课程内容,结合典型案例设计教学模块;二是创新形式载体,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三是强化师资建设,选聘法治辅导员进校辅导;四是健全协同机制,构建“家校社”共育网络。

举措落地后,区政协委员、渔沟镇党委副书记漆梦洁率先走进渔沟镇中心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内容鲜活、互动性强的法治公开课。她用真实案例、生动讲解和有趣互动,点燃了学生的学法热情。“通过漆老师的课堂,我了解到了民法的意义,真希望以后这样的课堂能多一些。”四年级学生吴思韵的话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图片2.png

“码”上议平台不仅是渔沟镇破解校园法治教育难题的“金钥匙”,更搭建起了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共治的“连心桥”。下一步,渔沟镇将持续以“码”上议平台为纽带,深化协商议事机制,丰富校园法治文化载体,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法治根基。

来源|淮阴区政协  淮阴区渔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