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路上坑坑洼洼,稍不注意车轮就陷进去,好几次都差点摔跤。”“不光骑车不安全,走路也得提心吊胆。我家老头子前两天晚上遛弯,没注意路上的坑,一脚踩空崴了脚。”近日,淮阴区徐溜镇淮北村协商议事室收到了不少群众的反映。
这条路是徐溜镇淮北村X301路段(古钱路),因铺设年代久远,加之频繁承受重型车辆通行,道路出现严重损毁,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已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
面对群众诉求,村协商议事室召集人、党总支书记王建全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深入现场调研,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道路损毁情况和群众修路诉求。
在随后的专题协商会上,与会人员围绕道路翻新问题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这次施工周期较长,最好能避开村民农忙季节,争取秋收前完工,不耽误大伙儿用车拉粮食。”村书记王建全首先建议。
“这个提议考虑的周到,但施工前须先排除隐患——道路两侧的泥砌房建成时间比较久,墙体已经出现老化,施工机械经过可能会带来风险。”镇党委副书记蒋海波提示道。
陆化委员对此表示赞成:“安全第一,要防患于未然。建议请住建局的专家提前检测房子,该加固的加固,该搬的及时搬迁。”
“还有之前老路的下水道一到雨季就堵,正好趁着这次施工一并整修。”村民代表李大叔提议。
……
通过面对面沟通,共识进一步凝聚,方案进一步明晰。协商会后,淮北村迅速推进古钱路翻新扩建工作。通过细致沟通,顺利完成11户村民协商搬迁工作,累计发放补助款25万元。改造后道路拓宽至8米,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并升级排水系统,在居民集中区新设200米排水管道和5个检查井。同时,新增56盏路灯显著提升夜间出行安全性,3000平方米的绿化带栽种各类乔木灌木,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绿色。
淮北村古钱路翻新扩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正是“码”上议协商议事平台助力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今后,淮北村将持续深化“码”上议平台应用,建立健全“协商—落实—反馈”闭环机制,将平台优势转化为破解基层矛盾、推进民生实事的实际效能,全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共商量”乡村治理新格局。
来源|淮阴区政协 徐溜镇淮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