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路破的,全成碎石板了,上次李叔的三轮车就在这儿侧翻,差点出大事!”涟水县朱码街道柴市村高庄组的王大妈指着龟裂的路面说。对此,接送孙子上下学的张大爷也深有同感:“可不是嘛,这路我都不敢走,接送孙子上下学都得绕两里地!”
人民利益无小事,安全责任大于天。年初,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庄组道路破损问题,朱码街道柴市村协商议事室第一时间在“码”上议平台将“尽快修补高庄组路面”列为协商议题。在议题确定后,柴市村党总支书记、协商议事室召集人程凯迅速邀请县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居民代表等10余人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勘察发现,这段主干道因建设时间久以及过往车辆碾压,路面已严重破损,不仅影响村民出行,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调研结束后,柴市村协商议事室立即组织召开协商会议,县政协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两委干部等参与协商。会上,大家从实际出发,畅所欲言提出建议。
“这条路从两年前就出现零星破损,村里每次都及时维修。但今年以来,出现大面积路面损坏,没办法再小修了,必须要大面积修补。”程凯介绍了路面破损的具体情况。
“这条路长300米、宽3.5米,重新修补初步预算需要资金1.5万元左右,村里财力有限,还差一些。”柴市村会计林芝为难道。
“这是为群众解决出行困难,需要的话我们村民可以出点钱。”村民代表王军主动提出。
“安全无小事,在抢抓工程进度的同时,务必保证工程质量,我建议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县政协委员濮加玉建议。
“我原意报名当义务监督员!”老党员李正军表示。
共识在真诚交流中凝聚,困难在携手攻坚中解决。会议最终达成三点共识: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减少群众出资。村委会迅速将道路维修项目上报街道,根据资金缺口,申请街道出资或村级出资为主,群众出资补充。二是公开挂网招标,确保工程质量。通过挂网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后,邀请老党员、群众代表、村组干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工程施工质量。三是做好宣传引导,获得群众支持。道路铺设前,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等组成宣传组,深入农户宣传道路维修事项,获取群众支持,暂时克服道路维修带来的出行不便。
协商结束后,柴市村立即展开行动,动用挖机及推土机等设备,对原有破坏的路面进行平整,清除杂物,对松软的部分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路基坚实稳固。经过两周多时间,道路修补顺利完工。
如今,焕然一新的道路不仅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保障了高庄组三十几户村民的安全出行,也为农产品运输车辆进出提供了便利,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朱码街道将继续以“码”上议协商议事活动为重要抓手,以尊重民心、体察民意、解决民忧为出发点,用更实举措办好民生实事,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为民工作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贡献力量。
来源|涟水县政协 朱码街道柴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