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社区没有充电桩,家里又没车库,实在没办法,只能从楼上拉电线下来给电动车充电。” 涟水县大东镇大东社区的李大爷,满脸无奈地指着从自家窗户垂下的电线说道。一旁,王大妈也附和道:“以前我都得跑到专门的充电点花钱充电,麻烦得很。后来看大家都拉电线充电,图个方便,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了。”
2 月初,大东镇镇村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时,敏锐察觉到了大东社区存在的这一棘手问题。社区内缺少电动车充电设施,致使部分居民无奈选择 “飞线充电”,而这一行为严重违反电力安全使用规定,极易引发电气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大东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刘洋军在“码”上议平台上传了“关于对大东社区增设集中充电设施的建议”议题,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大东镇协商议事室召集人、镇统战委员张文轩在平台上看到议题后,立即行动起来,迅速组织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深入大东社区开展实地调研与走访。调研中发现因为没有户外集中充电设施,大东居委会确实普遍存在“飞线充电”现象,杂乱无章的电线已然成为困扰居民的难题。
随后,在大东镇协商议事室组织召开了“关于对大东社区增设集中充电设施的建议”专题协商议事会。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就如何解决飞线充电问题深入协商交流。同时,未能到现场的群众,也通过“码”上议平台在线参与协商,积极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会上,张文轩详细介绍了基本情况,大东社区因缺失充电桩,居民采取“飞线充电”,具有较大安全隐患,需要尽快整改解决。
大东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刘洋军提出:“我们要挨家挨户走访社区居民,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共同确定充电桩的选址、数量,以及配套车棚、插座等设施的规划,确保方案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大东镇综合执法安监办主任杨大华建议:“修建充电桩及后续维护所需资金,可以积极对接社会资本,引进专业的充电桩运营者来建设运营,减轻镇里的资金压力。”
县政协委员厉法生补充道:“集中充电设施建成后,日常管理和后期养护工作至关重要,一定要落到实处,全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经过协商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是为大东社区473户增设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二是由镇综合执法安监办拿出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引入社会资金,建设4处集中充电车棚,配备7个充电设施、64个插座;三是属地村居大东居委会向广大居民宣传安全充电知识,做好后期充电设施管护工作。
会后,协商成果迅速得到落实。如今,大东社区新增设的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已全面投入使用,居民们再也不用为“充电难”发愁,电动车也有了专属的 “温馨家园”。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的心头难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让社区生活更安心、更美好。
来源|涟水县政协 涟水县大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