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真敞亮,书也不少,还有专门的打印机给大家免费使用,真方便啊。”淮安区淮城街道恩来社区天恒王府的纪奶奶扶着老花镜,对着驿站里崭新的设备啧啧称赞。她或许不知道,这间承载着温暖与便利的小房子,正是大家伙在议事会上“议”出来的暖巢。
时针拨回半个月前,恩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协商议事室里,召集人陆鬓影正看着前期走访调研收集来的78条暖心驿站需求建议认真思索。这里面,有居民期望“托幼两小时”,有家长提出“学生打印间”,有社区老党员渴望“支部活动室”等等。“这些建议,条条都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我们打造暖心驿站的‘施工图纸’啊。”陆鬓影看着这些建议感慨道。
为此,社区牵头组织多次协商议事会,并通过“码上议”平台广泛收集居民意见,最终决定以天恒王府小区为试点,建设一个多功能便民驿站。
明确方向后,恩来社区党委立即着手推进。由议事室召集人牵头,邀请区政协委员、物业代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协商议事会迅速召开,大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打造服务群众暖心驿站出谋划策。
会议刚开始,外卖骑手小张急切地举手发言:“别的要求没有,给我们留个能够应急充电的插座就行。我和同事们商量好了,以后每月给驿站捐两箱矿泉水,也算是我们送给老年人的一点心意。”
“小张,你太客气啦!像这样实在又接地气的建议,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这个驿站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应急插座肯定安排,其他物资社区也会妥善筹备,保障供应。”陆鬓影笑着回应。
“能不能装个打印机啊?上学的小孩时不时要打印学习资料,家里单独买的话又容易闲置,驿站要是有的话就太方便了,纸张我们可以自带。”居民李大姐积极提议道。
“我们这边有闲置的打印设备到时候可以提供给驿站,也算物尽其用。”物业代表热心地说道。
“书架边边角角一定要加防撞条,读书角的书,我和老姐妹们发动小区里人一起捐。墙上可以加个白板,也能方便党员们开展支部活动。”党员代表纪阿姨提议。
“驿站的功能设计一定要符合群众需要,还要考虑不同年龄的人群在里面活动是否方便。社区要再征集大家的意见,做到巧妙规划,实现一室多用。”区政协委员周雷芳表示。
一时间,会议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驿站建设讨论的热火朝天,从场地选址、功能规划到开放时间等,社区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确保驿站能够真正满足大家的需求。
会后,暖心驿站的建设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物业公司主动腾出场地,社区志愿者主动承担驿站的日常维护工作,红十字会也慷慨捐赠血糖仪、急救包等物资。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驿站从规划到建成仅用了三个月时间。
“别看这驿站不大,可装满了咱们社区居民共同的故事。”在最近的一次协商会上,大家开心地笑道。这一便民事项的落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交流场所,更成为社区治理中民主协商的生动实践。接下来,恩来社区将以暖心驿站为辐射点,通过“码”上议平台拓宽民意收集渠道,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来源|淮安区政协 淮城街道恩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