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扔垃圾轻松多了,拉拉绳子就能开盖,再也不用碰脏兮兮的桶盖了!”说起垃圾分类亭的新变化,金湖县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区壹品仕家小区居民李阿姨赞不绝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改造”,却解决了困扰居民多时的“大难题”。
曾经,壹品仕家小区的垃圾分类亭让居民们“避之不及”,垃圾桶盖满是油污,即便定期冲洗,依旧黏腻难触;配套洗手池常因水压不足无水可用,有些居民干脆将垃圾袋随手丢在桶边。久而久之,垃圾站周边环境恶化,居民投诉不断。
转机出现在热心居民王阿姨的一个建议。她在“码”上议平台提出给垃圾桶安装拉绳装置的设想,立即引起社区重视。社区党委书记郑大海迅速组织“两委”成员、政协委员、物业和居民代表开展调研,走访盛世豪庭、墨香苑等周边7个小区了解同类问题。
很快,一场以“垃圾分类亭增设绳索拉手”为主题的协商议事会在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区召开。会议吸引了街道住建、环卫部门代表以及物业、居民等多方参与,大家围绕改造方案展开热烈讨论。
“我觉得这个提议好,既卫生又实用,能有效提高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网格员高辰首先表态。
“这样改造不破坏原有设施,却能实实在在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性价比很高!”社区工作人员耿大伟补充道。
“就是不知道这个绳索设施结实不结实,后期管理维护要到位。”居民代表李大爷提出建议。
“我建议可以先试点推进,看效果、看评价,然后再决定是否全面推广。”党员代表章鹏程表示。
......
经过充分协商,社区决定在壹品仕家小区先行试点。改造后的垃圾分类亭很快投入使用,居民只需轻拉拉绳就能开盖投放,既方便又卫生,获得一致好评。
如今,这一“微改造”已在平安路社区全面推广。数据显示,改造后垃圾桶周边污渍减少70%,分类准确率从不足60%提升至90%以上。更令人欣喜的是,居民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明显增强。
“社区真的听进了我们的意见!”居民胡美超感慨道。这场以小见大的改造,不仅改善了环境卫生,更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从“脏手难碰”到“举手之劳”,小小拉手撬动的不仅是垃圾分类的“文明一小步”,更是社区治理的“民生一大步”。接下来,平安路社区将继续依托“码”上议协商议事平台,紧盯居民“小痛点”,办好民生“微实事”,让“15分钟文明生活圈”更有温度、更富质感。
来源|金湖县政协 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