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政协 县区政协 盱眙县
盱眙县鲍集镇召六村:协商聚力引活水 抗旱接流润青禾
时间:2025-08-15  来源:淮安政协 作者:  字号:[ ]

“杨洪大沟600亩新改水田的秧苗都快蔫了,日常灌溉的横沟早就干得见底,大家伙儿心里跟刀割似的,得赶紧想办法引水啊!”在盱眙县鲍集镇召六村的广场议事会上,村民代表孙润泽急切反映道。

日前,召六村“码”上议平台接连收到群众诉求:13000亩水稻、1000亩大豆和500亩玉米等农作物因缺水出现生长迟缓、叶片发黄等现象,严重威胁秋粮产量。

为打好守护民生的抗旱攻坚战,召六村协商议事室召集人杨洁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议事会,邀请多名党员、群众代表共商对策。

图片3.png

议事现场气氛热烈,各方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原龙窝村3000亩水田及全域7000亩农田也快断水了,情况非常危急。”村干部刘冰清紧跟着说。

“这关系到我们全村农户的生计问题,一旦断水,损失无法估量。必须马上拿出应急方案,抢在断水前把水引进来。”党员代表岳朝军忧心忡忡地补充。

“杨洪大沟600亩新田也刻不容缓,必须立即组织机械人力,实施抽水、清淤、筑坝三步走,务必引水入户解秧苗之渴。”召集人杨洁说道。

......

现场群众结合抗旱经验,纷纷出谋划策,因地制宜制定了详细抗旱方案:对杨洪大沟600亩新田采取“机站抽水+渠道清淤+筑坝蓄水”模式,由群众自筹抽水费用;原龙窝村实施“筑坝截流+二级提水”工程,从淮河引水灌溉。

方案获批后,村两委立即组织落实。村组干部全程驻点协调机械调配、提供技术指导,同步开展矛盾调解,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抗旱过程监督,确保工程进度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图片4.png

“看着水流进田里,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孙润泽站在田埂上,望着恢复生机的秧苗露出了笑容。这场抗旱保苗行动,不仅解了农田的“渴”,更暖了群众的心。

下一步,鲍集镇召六村将持续用好“码”上议平台,聚焦农业生产“急难愁盼”,将抗旱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让“码”上议的智慧持续滋养沃野田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盱眙县政协  鲍集镇召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