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政协 县区政协 淮阴区
淮阴区政协:凝心聚力助发展 踔厉奋发勇向前
时间:2022-09-30  来源:淮安政协 作者:  字号:[ ]

近年来,在省、市政协的精心指导和中共淮阴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淮阴区政协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扎实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展现了新时代政协新作为、新气象。


旗帜鲜明讲政治   全面落实党的领导


理论武装持续强化。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第一议题”,健全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委员讲堂专题学、委员读书互动学的常态化学习制度体系,在常学常新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忠实践行者。五年来,共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委员讲堂、读书分享会等各类学习研讨活动280多场次,委员撰写理论研讨文章67篇。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区政协党组始终肩负起实现党对政协领导的政治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设为基础、组织建设为载体、作风建设为抓手、纪律建设为保障,压紧压实政协党组、机关党组管党治党责任,推动政协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把支部建到专委会,将委员工作组的党员委员编入所属专委会,成立五个专委会履职党组织,推进党建与履职工作互促并进。

政治引领更加有力。围绕政治引领促党建、增进共识强党建,把牢政协工作的前进方向,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形势,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落实好“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常委、党员常委联系党外常委、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走访看望委员”等工作机制,做好团结引导和服务工作,让“重要阵地”更牢固、“重要平台”更宽广、“重要渠道”更畅通。


聚焦中心促发展  奋力彰显政协作为


立足主业助力发展。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主席专题协商会议为重点,对口协商、界别协商、视察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为补充的“1+2+2+X”协商议政新模式。五年来,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主席专题协商会议21次,围绕文旅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由专委会组织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45次,为推动全区城乡园融合发展,争创“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贡献政协力量。

建言资政提升质效。聚焦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突出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促创新,建城市、美乡村,富百姓、惠民生,精准选题,对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优化营商环境等78项议题集中力量开展常委会调研、专委会调研,形成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成果。围绕全委会大会发言,各界别认真调查研究,提交大会发言材料118篇,其中口头发言50篇。围绕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等涉及我区的重点工作,加强与市政协联动调研,向市政协报送调研报告11篇,其中《做好农房改善的后半篇文章》参加省政协全会发言。

民主监督助推落实。坚持把民主监督作为推动工作落实、作风转变的重要举措,围绕污染防治、脱贫攻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议题,组织委员参与视察监督79次,提出意见建议500余条,所提意见和建议得到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和采纳。组织主席会议成员、界别委员参加政府常务会、检察院听证会、法院集中执行等370余人次。主席会议每年视察检察院、法院工作和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对行政审批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等16个部门开展监督性主席会议视察,有效推动政府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提高效能。


履职为民办实事  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社情民意知民情。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倾听百姓呼声、传递民意诉求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政协委员小组联系镇(街道)、政协委员联系村(社区)工作机制,编印《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知识问答》,引导委员走镇街、进村居,关心民生、了解民情,提高社情民意信息撰写质量。五年来,共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427篇,编印《淮阴社情民意》51期,上报市政协201篇,其中《“飙车”现象何时休》受到市政府分管领导批示。

提案办理惠民生。坚持把提案工作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健全完善“领办、督办、联办”提案工作机制,创新提案办理绩效评议机制,实现提案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五年来,收到委员提案1023件,立案919件,党政主要领导批示交办52件;针对58件重点提案,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现场调研督办108次;集中组织对住建局、公安分局、教体局等单位承办的提案办理情况开展绩效评议45场次,一批推动发展、惠及民生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实现“双提升”。

协商议事解民忧。加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与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四位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码’上议”平台效应,以服务好广大群众为导向,着眼党政所需、群众所急、政协所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和“码”上议基层群众“家门口”协商平台融合融通、相互赋能。近年来,全区共收集议题8612个,规范开展“有事好商量—‘码’上议”协商议事活动7209场次,参与政协委员达到8400余人次。其中,淮沭河行洪区基本农田纳入农业保险协商议事活动,推动了全省行洪蓄洪区商业性水稻种植保险首单正式落地。


团结联谊增共识  广泛汇聚强大合力


彰显界别优势画好“同心圆”。全面落实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充分调动党派团体委员履职积极性,不断放大界别优势,推动党派团体“领衔”调研协商,实现政协委员工作组和界别组“两条线履职”,五年来,各党派团体等共提交提案10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91条,提交大会发言43篇。结合“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界别委员通过视察、调研、座谈和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开展界别联系活动,引导委员在履职工作中展现风采、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界别群众中示范带动。

深化联谊交往扩大“朋友圈”。加大政协之间的交流联系,接待山东省政协以及安徽禹会、南通海安等地政协来淮开展政协文史工作、“有事好商量”、园区建设等方面交流研讨,取长补短,助力发展。带着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全域旅游建设等22个课题,组织委员赴盐城建湖、安徽绩溪等37个县(市、区)学习调研,拓宽视野,推介淮阴。围绕“携手保护古道生态 共同挖掘故道文化”主题,积极参与黄河故道政协联席会议,推动与故道沿线地区的交流合作。通过建立专家乡贤顾问库、走访看望在外乡贤,介绍淮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引导乡贤关注、关心、支持家乡建设。

注重文史交流奏响“新淮音”。充分发挥文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高度重视淮阴文史资料挖掘整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三亲”史料320万字,编印《淮阴地名录》《淮阴历史名人》《韩信大传》。成立淮阴历史文化研究会,把文史资料征集与史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组织专家点校《乾隆清河县志》,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守正创新强根基  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健全履职机制。优化“全员入委入村”分组机制,按13个镇(街道)将全体委员分入13个委员工作组(委员之家),在此基础上,将13个委员工作组细分成60个履职小组,每个履职小组由3-5名不同界别的委员组成,对口联系2-6个村(社区),实现委员工作组、履职小组全区13个镇(街道)、259个村(社区)“两个全覆盖”。建立专委会与部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走访部门,把部门的热点、难点转化为专委会工作的助力点、着力点,使协商议事更接地气、工作联动更加顺畅。

创新履职品牌。以不同主题的“政协委员在行动”系列活动为抓手,为委员履职选准方向、搭建平台,推动专委会工作重心和委员资源力量下沉,引导委员争做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政治引领者、界别群众贴心人。创新运用“智慧政协”远程连线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读书分享汇”,利用基层每月10号党群议事会契机,组织镇村党员群众同时收听收看,不断以机关学习带动委员学习、以委员学习带动界别群众学习,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推进、读书履职相互结合的良好格局,以“书香政协”助推“书香淮阴”建设。

提升履职能力。结合重点协商议政、专题民主监督等活动,组织知情明政专题学习,提高委员的政策素养和业务能力。注重强化履职考核管理,通过对委员季度履职考核纪实、量化评分,促进委员完成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各项“委员作业”。细化落实区政协“一办五委”年度考核和年底向区政协常委会述职制度,与各委办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年度履职建议清单高质量完成。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政协机关,努力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服务保障政协各项工作的落实。

时代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区政协将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深化委员读书活动,提升“政协委员在行动”品牌实效,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淮阴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