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好了,现在灌溉渠畅通了,再也不用为打水争起来了,心里别提多踏实了!”近日,淮安区范集镇永济村的村民们聚在村头,望着焕发新颜的三支灌溉渠,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据悉,永济村三支路旁的三支灌溉渠承载下游5个村庄千亩良田灌溉重任,因多年没有系统清淤,严重影响村民们的农业生产。永济村村民仲先生通过“码”上议平台向村部反映:“三支灌溉渠两侧杂树根系盘结,渠底淤泥太多,每次打水都困难,大家还容易发生摩擦。”
三支灌溉渠淤积严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永济村协商议事室召集人武永杰第一时间联系相关群众,了解具体情况,并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开展民意调查和实地调研,综合考察灌溉渠宽度、形态和环境等因素。经调研发现,三支灌溉渠渠底淤泥堆积达半米,导致过水断面缩窄40%,春灌期间水位难以抵达末端农田,下游村民为争水时常发生摩擦。
清淤疏浚迫在眉睫。结合前期调研,范集镇永济村立即召集村“两委”委员、群众代表、相关部门代表召开“三支灌溉渠清淤疏浚”协商议事会,参会人员都非常赞同支渠疏浚,并积极建言献策。
协商议事会现场
协商议事会上,大家纷纷发言。村书记武永杰首先发言:“乡亲们反映的问题,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施工时间一定不能拖,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三支水泥路两旁,泥土滑坡导致路旁凹陷问题严重,会车安全隐患增加,要确立清淤疏浚、生态护坡、道路扩宽三位一体改造。”永济村副书记朱海强表示。
“关于灌溉渠疏浚费用,可以申请政府民生工程补贴,剩余部分由村集体出资修缮。”永济村村民主任唐进中建议。
“三支路旁有村民种菜,要提前做好村民沟通工作,积极争取村民的同意。”永济村村委张亚萍补充道。
“我们的农田在三支下游,下游水位小,每次用农机打水都困难,要是三支灌溉渠能清淤疏浚,真是解决我们的心头大事了!”永济村村民仲先生欣慰地说。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达成一致共识:一是商定“清淤疏浚+生态护坡+道路扩宽”三位一体疏浚方案;二是道路扩宽影响一部分的村民油菜,做好群众的宣传沟通工作,确保村民们都愿意积极配合;三是利用用水空窗期尽快落实疏浚工作。
组织挖机作业
协商会议结束后,永济村牵头开展三支灌溉渠的清淤疏浚工作。为保证疏浚修缮质量,永济村监委主任孙殿保带领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们全程协助,做好工程监督和村民出行安全保障工作,老党员、农机能手们自觉组成义务巡渠队,定期巡查。看着焕发新颜的灌溉渠,参与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以前为抢水红脸,现在为护渠同心!”这场春日攻坚,不仅让三支灌溉渠有了崭新的面貌,更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下一步,范集镇永济村将继续发挥“码”上议作用,聚焦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问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齐抓共管,切实提升居民对人居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力打造“河畅、水清、景美”的宜居家园。
来源|淮安区政协 范集镇永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