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政协 县区政协 淮安区
淮安区钦工镇谷尹村:共破旱情困局 力保田间生机
时间:2025-02-27  来源:淮安政协 作者:  字号:[ ]

“这可咋整啊!旱得太厉害了,地干得都没法施肥,再加上这阴冷天,苗儿大片大片地黄、弱,还有不少都死了,眼瞅着这一季庄稼要受大影响。”在淮安区钦工镇谷尹村,村民李大爷望着自家地里那令人揪心的场景,满心焦虑,无奈叹息。

近日,钦工镇谷尹村的田间地头笼罩着一层愁云。持续的旱情来势汹汹,让本应生机勃勃的农田陷入困境。钦工镇谷尹村“码”上议平台上也收到好几条群众反映农田缺水的急切留言。

图片1.png

面对短期内干旱少雨的艰难局面,谷尹村协商议事室迅速反应,为确保能精准“把脉问诊”,议事室召集人、村党总支书记王峰特别邀请了农业专家、镇农业部门负责人、镇水利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到农田现场调研,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在充分调研后,谷尹村第一时间召开了“共破旱情困局,力保田间生机”的协商议事会。会议邀请了参与调研所有人员,同时还邀请了结合干部、部分老党员列席。

图片2.png

“鉴于当前严峻旱情,结合咱们村实际情况,可采用移动灌溉方式。利用村民家中现有的农用车作为运输工具,装配简易的喷洒设备,成本相对低廉且易于制作。在灌溉操作时,依据农田垄距进行定向喷洒,确保水分精准覆盖每一株农作物根系,精准控制灌溉水量,以满足不同苗情的需水要求。这种方式操作便捷,仅需少量人员协作即可完成大面积灌溉任务,闲暇时设备可拆卸存放,不占用过多空间,便于保管维护,能有效缓解当下旱情难题。”农业专家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村里的灌溉设施得赶紧检查修缮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水、堵塞的地方,不能让宝贵的水白白流失。另外,对于那些已经出现黄苗、弱苗的情况,得组织村民尽快进行人工追肥,补充养分,增强苗的抵抗力,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镇农业部门负责人建议。

“我建议咱们先发动村民自筹资金,购置一些简易的储水设备,像大水缸、塑料储水桶等,把平时收集的雨水、生活废水等储存起来,用于浇灌那些急需水分的农作物。另外,村委会对村里现有的池塘、沟渠进行清淤扩容,增加蓄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至于水利设施建设的长远规划,可以同步整理资料,向镇里、区里反映情况,争取纳入后续的扶持项目,分步实施。”镇水利部门负责人提议。

在场的老党员、村民们也纷纷打开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自家田间的实际情况,为商议对策提供着最接地气的信息。

经过一番深入且充分的交流探讨,最终达成诸多务实共识:一是迅速组建一支以青壮年为主的运水队,利用农用车拉水、装配喷洒设备进行喷淋,有效缓解作物缺水问题;二是安排农业技术骨干深入田间,手把手指导村民进行人工追肥,根据不同苗情精准施肥,助力弱苗转壮;三是发动村民自筹资金购置简易储水设备,村委会负责对池塘、沟渠进行清淤扩容,提高村内水资源储备与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水利设施建设长远规划的支持;四是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讲座,邀请专家前来授课,提升村民科学种植与抗灾自救水平。

图片3-1.png

会后,谷尹村迅速行动起来。村委会组织运水队的农用车穿梭在村道与田间,水花喷洒而下;农业技术骨干逐户走访,耐心示范追肥技巧;村民们自发集资购买储水设备,青壮年则扛着工具走向池塘、沟渠,开始清淤工作…… 全村上下一心,用实干与担当,在旱情的“阴霾”下努力为田间寻生机,向着守护粮食丰收的目标奋勇前行。

下一步,谷尹村将持续依托“码”上议平台,密切关注村民在抗旱及后续农业生产中的各类诉求,充分发挥各方智慧,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全村应对自然灾害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能力,以实际行动筑牢乡村振兴的农业根基。

来源|淮安区政协  钦工镇谷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