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棚不仅比以前规整了,还能充电,真是太方便了。”看着重新翻修的车棚,李阿姨连连点赞。现在,她每天下班后,都会将电动车停进车棚充电。
清江浦区浦楼街道清棉北院小区在北京南路西侧,里运河南侧。小区始建于2003年,总占地面积约0.2平方公里,共有7栋住宅建筑,住户288户,总人数818人。随着近年来非机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小区原先并没有停车棚,所属的大庆社区前两年利用1号楼边角空地建设了一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车棚,解决了停车的燃眉之急。由于今年小区内建幼儿园,施工破除了原来车棚位置,导致小区乱停车辆随处可见。
自从小区没有车棚,单元楼门口经常停满电动车,清棉北苑的居民常被身边非机动车的乱停放现象所困扰,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一直无果。大庆社区了解到居民的诉求后,通过“码”上议平台社区党委点题,形成协商议题报街道审批。
浦楼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挂钩街道政协委员、反应问题群众、社区老党员、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清棉北苑实际,召开专题协商议事会,讨论新建停车棚。
协商议事会上,召集人王大儒首先介绍了清棉北院的基本情况、小区当前房屋情况。小区居民代表纷纷诉说自己的烦恼:“有的居民因为担心丢失电动自行车,直接推进了楼道里”“有的居民在单元楼门口乱停乱放,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出行”“安全隐患不说,停放也没有秩序”。
社区书记王大儒表示:“早在会前,社区工作人员就以楼门为单位进行了非机动车停放需求的统计,停放缺口多达百余辆,所以新建车棚、整治停车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受空间限制,小区里可利用的空间本就不多,该在哪里新建车棚?居民各抒己见,最终大家通过协商把位置定在了5号楼和6号楼之间的一块空地上。空地周围的两栋楼总共有近300户居民,居住密度大,非机动车的停放需求也大,同时也不影响小区居民的道路出行,因此利用这块空地新建车棚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充分协商,大家确定车棚改装位置。政协委员对车棚的材料选择、噪音扰民等问题提出建议;住建局领导表示,新建车棚的消防设备必须安装到位,避免电动车充电的安全隐患;社区书记王大儒表示,新建车棚关系到老百姓安全问题,要确保施工在程序上公开透明,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保证工程的质量。
经过半个月的施工,新的停车棚落地了,扬尘的沙地硬化了,居民停车更方便了。下一步,社区将加大电动车停放、充电安全宣传工作,强化排查,切实提升居民对电动车火灾的防控意识,为建设和谐平安社区奠定基础。
无论是在车棚升级换址,还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等方面,大庆社区党委始终聚焦群众所需,坚持“大事共议、实事共办、急事共商、难事共解”议事原则,充分用好协商议事制度,把居民反映强烈、关注度高的问题拿到协商议事会议讨论,研究解决方法,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里。
在实践过程中,浦楼街道大庆社区在广泛调动居民积极性同时,更是以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为主抓手,运用社区共建资源,凝聚辖区物业单位、社会单位党组织力量,通过协调多方对话,切实助推实事落地、难题解决。
来源|清江浦区政协 清江浦区浦楼街道